公司座机:028-82290176
客服QQ:1683632089
邮政编码:611230
邮箱:1683632089@qq.com
地址:四川省崇州市廖家镇(离二绕廖家出口1.7KM,离崇州成温邛高速出口5.7KM)
复原摩珂池、府河连通市中心 专家呼吁把成都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
复原摩珂池、府河连通市中心 专家呼吁把成都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11月25日,由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古建园林学术委员会主办的“成都古建园林技术第四次高级研讨会”在崇州廖家镇龙马艺雕厂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川西古建筑之大国工匠精神”,作为今年年底本土建筑界和设计界的一次重量级活动,现场吸引了成都锦里主题街区、宽窄巷设计者李亚林,成都市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会长刘玉成,四川古建筑设计院院长张东山,西南交大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先进等数十位本土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咖。其中著名城市规划师刘玉成在会上发表的《将成都建成世界文化名城的思考》引发所有人的共鸣和积极响应。
虽然现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这也导致了很多城市建筑都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这个现象也引发了本土不少建筑专家的反思。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因为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续和传承。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持人李亚林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当今坚持中国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会越来越受尊重,作为成都古建园林行业的我们,必须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在古建施工以及设计时,要怀着对古建的敬畏之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有一种中国千年来形成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的精神,这是我们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
现场所有的专家学者都共同表示,现在城市的古建筑已经很少了,遗留下来的都是宝贵遗产,即使维修也要秉承工匠精神修旧如旧,关于仿古建筑的规划与建造也必须慎重。著名建筑师张先进、陈冬林和发表的演讲分别为《漫谈工匠精神》与《大国工匠精神传承及古建筑新老技术探讨》都从深度以及广度上阐述了如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继承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把缺失已久的工匠精神挖掘出来。还有很多专家演讲主题集中在古建筑的维修和恢复上,比如汪方勇的《有关古建筑砖石结构隐形修复技术》和李旭的《加固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摩珂池,一个逐渐走远的背影,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也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被一位专家提出来,在他眼中,这个消逝已久的成都古迹有望能成为今后再度闪耀蜀地的一个盛景。曾经在德国进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管理的本土资深城市规划师刘玉成的《将成都建成世界文化名城的思考》演讲里,他提出“重建前后蜀时期的宣华苑和摩珂池,以为成都市民找寻到历史的记忆。”
很多成都的文艺青年只知道北京的后海,杭州的西湖,却不知道成都也曾有个和它们同样的雅致之地,这就是摩珂池。它始建于隋朝,地点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后子门及省体育馆一带。隋文帝开皇二年(586年),益州刺史杨秀镇蜀,展筑成都子城,取之坑因以为池。摩诃池得名于一位西域僧人。唐人卢求《成都记》:“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胡语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言此池广大有龙也。
随后的数百年光景,摩诃池一直是游玩之地,闻名一时,众多文人骚客到此玩赏。到了唐代中叶,这里成为了成都著名的风景区,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此游览。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诗圣杜甫在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
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1665年),于蜀王府废墟上兴建贡院,摩珂池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民国三年(1914年)才全部填平作为演武场。至此,历时1300余年,令唐代诗人武元衡,“爱水看花日日来”,南宋诗人陆游“一过一销魂”的“摩诃大池苑”消失殆尽,无迹可寻,为后人留下无尽惋惜和绵绵思恋。
刘玉成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摩珂池的重建一定要在原址附近,鉴于那里已经成为成都繁华的市中心,可以考虑部分重建,还原当年韵味即可,这样也能成为成都的另一处文化地标。此外,他还有个大胆建议就是把望江公园、四川大学、水井坊、大慈寺(太古里)、春熙路等地通过府河连城一线,以形成市中心重要的历史文化风景线。刘玉成认为,成都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有着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成都建成的正式标志是公元前311年张仪规划兴筑成都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让成都可以成为像法国巴黎、捷克布拉克和意大利罗马这样的世界文化名城。